「2019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在臺北」臺北市首創研究教師制度研究成果發表會—微校務研究

「2019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在臺北」臺北市首創研究教師制度研究成果發表會—微校務研究-2019-12-17 

【發布日期:108年12月20日】

【主  題:臺北市首創研究教師制度研究成果發表會—微校務研究】

●活動時間:108年12月20日(星期五)上午9時至12時

●地  點: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公誠樓第三會議室

【臺北報導】

108-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成果發表會-手冊(下載)下載

        活動照片-2019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在臺北(下載) 


為提升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專業知能,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自90學年度起辦理教學輔導教師設置方案,並於每年暑假儲訓教學輔導教師,截至107學年度已累計培育3,351名教學輔導教師。為加強教育研究、提升教育績效,教育局於107學年度首創高中以下學校設立學校本位研究教師,107學年度核定10位研究教師,108學年度核定增至20位研究教師。

為提升研究教師教育研究及推廣等能力,教育局與臺北市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中心訂於108年12月20日(星期五)上午9時假臺北市立大學(博愛校區)公誠樓2樓第三會議室舉辦「2019教學輔導教師及研究教師在臺北」研究論文發表會。本次發表會以「微校務研究」為範疇,邀請臺北市立大學張德銳退休教授及國家教育研究院蔡進雄教授進行學術論文發表,並邀請107及108學年度研究教師發表研究成果與計畫。

教育局委請臺北市校長及教師專業發展中心每月定期召開諮詢會議,帶領研究教師在校內藉由共同備課、教學觀察、教學輔導、調查訪談等方式,並利用科學方法蒐集資料,以評估教育各個面向之成效,包括微校務研究、課程發展、教學創新、教育實驗、學生學習、教學方法、教師培訓等,最後提出建議意見與發展方向,供各校參考。研究教師除了進行校務研究外,也擔任教學輔導教師社群召集人、各領域專業學習社群召集人等教師領導角色,第一線協助學校推動教師專業發展。

107學年度核定之10位研究教師,共有8位繼續參與108學年度研究計畫。內湖國小鍾美惠研究教師107學年度從分組合作學習出發,探討孩子的人際關係與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108學年度進而從「CLIL教學」探討低年級生活課程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表現;北市大附小徐靜儀研究教師107學年度以「PRO-3M行動方案」為研究主題,說明如何運用PRO-3M行動方案,分析國小四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成效與困境,108學年度則著重於如何用體適能資料做決策,分析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生體適能之優勢與劣勢,並針對劣勢提出改進決策與建議;新湖國小張佩琳研究教師107學年度結合研究教師與社群之間的運作,規劃閱讀素養課程及設計以對話引導思考的素養導向教學,探討教師於其中之作為與改變, 108學年度則以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推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為主題,以提升學生閱讀詮釋理解能力;介壽國中陳育淳研究教師107學年度探討一所大型學校的美感教育主題式彈性課程發展經驗,研究其發展歷程與困難點,108學年度則以探究彈性課程實施素養導向教學情形為主軸,分析教師與學生之投入狀況與成效。

108學年度新核定之10位研究教師,其中劍潭國小張蘇美研究教師以一個臺北市國小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為例,探究與分析校訂國際教育跨領域課程之發展困境;辛亥國小章寶仁研究教師以國小103至107年度基本學力檢測為出發點,探討國語、數學、英語表現不佳之原因,以提供教師教學建議;蘭雅國中翁千雅研究教師以參加自主學習開課的行政人員與老師為研究對象,探討自主學習課程發展中所遇到的困境與學習成效;建國高中曾慶玲研究教師欲發展該校校訂必修「專題寫作與表達」素養導向評量,做為學習指引及評量學習表現之依據。

教育局表示:「教育要以國民學習權與受教權為核心,聚焦學生學習與教學效能,成就每位學習者成功。」期望透過教師同儕在教育專業上有系統、有計畫及有效能之協助、支持與輔導,增進教師教學效能,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學校教育品質,亦透過研究教師發表教育研究之機會,提升教師研究與發展之動能,促進教學輔導教師專業社群的發展,成功串聯教師間的分享與交流,發展專業化學習型組織,有效提升教師素養導向教學,進而促使每位學生皆能彰顯出「自發、互動與共好」的國民素養。

活動流程